Wednesday, August 24, 2011

[日惹] 南印度洋上的藝術瑰寶 – 第九章 – 日惹制銀村 Kotogede

我們來到這裡其中一間較大型的制造銀器的工廠。説是工廠,不如説是展示館更爲貼切。從製造、花式、定型、漂白、刷亮、后制等一切過程都擺在我們眼地下。

小姐先生們以他們的一雙巧手,把銀綫變出各式各樣的花式;有最簡單一朵小花到較複雜的魚兒、船錨,再到複雜到爆的手鐲。花式做好后,就會以火燒方式被定型。被熏得黑黑的定型銀器會被放入内有Aluminium Sulphate的大鍋和水一起煮沸。煮過以後的銀器變得白茫茫的,還未散發出光芒。

最神奇的部分來了!員工拿出一支牙刷(要來刷牙?),和一顆小小的種子(幹嗎用?)。然後,用牙刷刷起那顆削了一些皮的種子。很神奇的,這顆種子冒起了泡泡!以這些泡泡沾一沾白茫茫的銀器,抹一下,銀器頓時變得閃亮了!小俠猜這果子泡泡的功能,就像平時我們在銀器店裡買的“洗銀水”的功能一樣。只是前者是天然產品,後者為化學產品。

銷售處更有許多特別造型的銀制品,最吸睛的就是那座擺在正中的婆羅浮屠!俠娘更在此買下一雙小手鐲,送給即將出生的孫女們。不是開玩笑,這裡真的是無處不藝術,就連椅子和門前擺設,都可以藝術一番。話不多說,看照!

銀花兒

巧手一雙,銀魚千萬條

定型

神奇的果!但並不是奇異果 (自己說完都覺得冷 =_=’’

工匠把削皮的果,以牙刷刷至起泡(左上圖)。
再以泡泡抹一下銀器,頓時亮晶晶啦!

失敗的作品,被溶毀從制。

將將將將~ 展示的成品。複雜吧!

吸睛的婆羅浮屠!

丘比特的箭,射入誰的心房?哈哈~

連一張椅子都可以那麽地藝術~

藝術真是冤魂不散……oopps……無處不在啊!

[日惹] 南印度洋上的藝術瑰寶 – 第八章 – 日惹陶瓷村 Kasongan

家家戶戶門前都擺滿了陶瓷器具及裝飾。不單只是印尼色彩豐富的陶瓷,還有兵馬俑、僧人、敦煌等中華色彩的陶瓷呢!

栩栩如生!

以環保材料製成的鏡子

印尼色彩的陶瓷人偶

禪宗二祖 -- 斷臂慧可?

兩只老虎~ 兩只老虎~ 跑得快~ 跑得快~










銷聲匿跡了一陣子,原因有三:

  1. 去了海龜國一趟,爲期一周。
  2. 改寫論文,呈交期被一延再延,傷心慾絕。
  3. 插隊地先把海龜國所見所聞記錄在案,為防老人痴呆。

菩薩呀!民女郭小俠已經克己所能,把論文完成!祈願菩薩保佑我指導教授老人家她身體健康,早日看完我的論文,並且准許民女可按時呈交啊啊啊啊啊!

如上訴所說,海龜國遊記已完成,待小俠把這個雞蛋花島國的藝術瑰寶系列完成后,再與各路好漢分享此趟闖蕩江湖的奇聞趣事。請啊!

Friday, August 05, 2011

[日惹] 南印度洋上的藝術瑰寶 – 第七章 – 日惹交通

巴士

在日惹這城市,乘搭巴士非常的方便,到處可見高高、窄窄的巴士站(Helte)。乘坐巴士環繞日惹城市只需Rp3 000,只要你別踏出巴士站。巴士票類似我們輕快鉄的票一樣,而且買票以後,也是一樣得放入關卡才可以進入巴士站哦。


一位乘搭巴士笑容可掬的年輕人好有禮貌啊!看見我們是外地人,軟弱女生(有咩?)捉不穩扶手,巴士開動時搖搖欲墜,立即讓位給我們坐哦!乘搭巴士讓我們熟悉日惹的道路,途中曾經過火車站、博物館、皇宮、動物園等等。


高高、窄窄的巴士站(Helte


窄窄的巴士站内


Everyday is a gift, thats why it is called 'present'(巴士站内)


巴士票


巴士内 - 有扮酷、有可愛、有裝鎮定


這位笑容可掬的年輕人在搖晃的巴士上,曾兩度讓位給需要的人。



火車

在爪哇島上,鐵路交通發展的蠻健全的,差不多覆蓋島上的主要城市。日惹到處可見藝術的足跡,火車站内有個以千千萬萬顆鉄釘粘成的“三好斗篷”;火車站前有尊三個小孩的銅像,一個充耳不聞、一個有眼不看、一個有口難言,像極了當權的政客。我們的鐵路經驗是從日惹乘搭到梭羅,只需一小時,沿路風景都是稻田和玉米田。火車票可以分成坐票及站票,我們背包客當然是買便宜(Rp9 000)的站票啦!當看見沒人坐的座位,站票的也可以坐上去。

火車開往目的地當而,官員檢查每個人的車票、食物車流動、安娣安哥們聊天……火車上不乏帶著小孩的母親,小孩們都乖乖地坐在母親的大腿上,不吵也不閙,不哭也不跑,只是睜著黑溜溜的大眼睛,以疑惑及好奇的眼神,看著我們這一幫外來客。更多的時候,他們以友善的微笑回應我們。



爪哇島鐵路路綫圖,從北到南、西到東都覆蓋到。


火車站鐵路上,讓我想起“走在鐵路旁我背著吉他……”


日惹火車站外觀


充耳不聞、有眼不看、有口難言的銅像(火車站外)


以鉄釘粘成的三好斗篷


前往梭羅路上,坐在小俠旁邊的靦腆小姑娘


有個外星人要拍我了,趕緊擺個有型的普斯!笑一個!


火車上的小精靈


我會擺性感咬唇pose!加上迷死人的眼神!厲害吧!


戴上黑超,我就是大明星啦!





人力車和馬車

街道上到處可見人力車和馬車,若你是外星人的話,車夫還會牢牢地追緊你,要你上車。人力車就是改裝的腳踏車,車前輪的位置換成座包,可供二人乘坐。一路上,我們看見乘坐人力車的通常是老婦人或帶著小孩兒的婦女,很少有像我們般年輕力壯的小伙子。

人生第一次乘坐馬車就在日惹!可憐的馬兒視線範圍被限制,只能看見前面的範圍。俠娘每看一次這些馬兒,就會心痛一次。本該奔馳在廣闊大草原上的馬兒,淪落到拉車,吃喝拉撒都被局限在一個定點而已。


人力車,隨處可見


與俠娘坐在人力車裏


馬車。本該奔駛在大草原上的馬兒,視線和活動都被局限著。





摩托

像螞蟻一樣,這裡的摩托多到數不清!有圖為証!為方便載送貨物,可加籃子在摩托兩旁,或乾脆把摩托改裝成小貨車呢!



如蟻窩般的摩托parking


來去自如,穿梭市集






接下來,即將帶領大家到日惹陶瓷村及制銀村啦!
不過,在此之前,小俠請假一個星期啦!
因爲,要去參與熱浪島保育海龜義工計劃啦!
當然,這個保育計劃結束后也是會有一些紀錄在案的文章。
(日惹得都還未寫完!就來熱浪島的海龜保育計劃!那不就堆積得越來越多?!)
哈哈~

Wednesday, August 03, 2011

[日惹] 南印度洋上的藝術瑰寶 – 第六章 – 日惹“美食”

由於自由行的緣故,小俠一行人有機會品嘗地道的食物啦~ 所謂地道,當然就是有別于咱們馬來西亞的食物啦~ 無論是製作方式、呈現方式、飲食方式、遇見方式……

問題是,小俠並不愛拍攝食物,所以,沒得圖文並茂,敬請包涵。

在日惹吃的第一道地道的食物就是Nasi Gudeg Sayap  – Sambal Krecek,最印象深刻!(抱歉啦~ 這個就是沒照片的啦~ 慾知詳情,請看第二章。)

無論哪一家餐館、小食檔、路邊攤。都會賣這兩樣食物 – Bakso Soto,真是無處不在啊!
Soto,在馬來西亞,大家都知道是類似清湯面;可是在日惹,soto是清湯飯哦。

Bakso其實就是牛肉丸面。一位老伯挑著扁擔,從容地經過我們身邊,趕緊截停老伯,叫了兩碗的Bakso7人共享。這個Bakso一碗Rp5000。老伯從扁擔這邊的碗櫃裡拿出兩個碗,往各個碗裡放兩顆炸云吞、一些快熟面、一堆味精,最後在扁擔另一邊,捎出四顆牛肉丸和熱湯。好了,嘗一嘗。呃……地道的食物就是會有地道的味道。六月份的《讀者文摘》更有報道說,這肉丸面可謂是印尼的國麵 便宜、方便,吃了充滿飽足感。這道麵點來自福建,而福建人占印尼華裔人口很大比例。在印尼,隨處可見推著兩輪推車或挑著扁擔叫賣Bakso

挑扁擔,賣Bakso的老伯。扁擔這邊是個櫥櫃;那邊是個湯鍋,底下還有個燒得正猛的碳爐。

Bakso製成后

吃路邊攤大家都有經驗吧?可是吃路邊攤吃到跟攤子隔壁的老闆娘變friend可沒試過吧?哈哈

話説,為方便故,而在巴士站附近的路邊攤吃不懂是午餐還是晚餐。這攤子平時應該是沒什麽人光顧的吧。因爲我們才點了3mie rebus3mie goreng(都Rp6 000一碗),攤主就不得不和隔壁的小小雜貨店買快熟面。(Mie rebus是清湯快熟面,mie goreng其實就是干撈快熟面。)

這位隔壁小小雜貨店的老闆,在店前小小空間修理鐘錶。他們夫婦倆開朗的很哪!我們幫老闆照相,老闆娘還熱情地說:“進來這裡,這裡拍比較好看!”還和我們聊起來了,問我們從哪裏來。當我們說從馬來西亞來時,她還說:“噢~馬來西亞,我懂,有位Siti Norhalisa是不是?”哈哈~

同時,她也充當我們的翻譯起來,幫我們和頭頂功一流的賣沙爹少婦翻譯。因爲這位少婦說的印尼話是類似方言的,我們根本聼不懂她在說多少錢一串。


路邊攤的mie rebus

隔壁雜貨店的老闆夫婦倆

以頭頂著這一整攤沙爹沿路叫賣的少婦

巧克力奶酪果汁

俠娘超愛吃的蛇皮果。果皮很像蛇皮,有沒有?

導遊Pak Hari介紹我們一個這裡很出名的咖啡,Kopi Joss。爲何得此名?因爲,當這咖啡由沸水沖調以後,再放入一顆燒紅的碳。當碳放入時,會有“斯……”的聲音。咖啡因此而得名。旅伴也買了兩板著名的roti bakar給大家品嘗。

Kopi Joss,碳燒咖啡(?)

Roti Bakar,好吃!

當然,不能錯過的是當地的快餐咯~ 哈哈~

可曾想過,吃一餐老麥,要花二十多万?哈哈~

機場的KFC櫃檯。小小的。

KFC in Jogja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