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September 20, 2014

【藝術之都】民以食為天 - 維也納的食 (02)

「民以食為天」,亞洲民族著重于食物本身的品質,以色香味三方俱全為主要評價:食物顔色的配搭、誘人的香味、擺上餐桌時讓人有股衝動想把它經過味蕾滑入食道收納胃裏;任憑餐館如何擁擠、溫度多炎熱,就算是路邊攤也都大排長龍。而在洋人的國度,則以飲食的環境為優先考量:寧靜的餐廳氣氛、充足的私人空間、精美的餐桌佈置、細緻的食物擺設,務求讓客人在舒服的環境下進食。

週二早上8時,酒店餐廳裡的餐桌差不多客滿,大部分坐了黃皮膚黑頭髮的亞洲人(聼其語音,應該都是來自寶島台灣的遊客)。瞅見一張角落的雙人桌,用過的杯碟匙叉都已被整理乾淨,母親和我就把包包往椅子上擱,準備去拿取自助式早餐。一位看似印度裔的男服務生對我們說:「這張桌子還未完全準備好,還不可以用。在你們國家或許這樣就已經很好了,可是在我們這裡得把桌布鋪上、花瓶擺正,方算完整。」或許,太忙碌的早晨使得他心煩;或許,強國人曾給他留下深刻印象,使他看見黃皮膚黑頭髮的亞洲人而心生厭煩;亦或許,他個人的服務態度早已存在問題。沒禮貌的服務員只是故事的旁枝點綴,重點是,餐廳的環境在歐洲餐飲文化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;這樣高格調的餐飲環境,會導致一些來自亞洲的普羅大衆倍感壓力。文化的差異,若能異中求同、慈悲包容,則能皆大歡喜。

自從馬來半島鐵軌環島行後,每一次用餐都盡可能找些熱食,小妹說我這是初老的症狀;我說小妹若你曾在72小時裡均以乾糧裹腹,當你咀嚼著一碗熱騰騰的湯麵時,嫩滑的麵條滑入食道、濃郁的湯頭點醒沉睡的味蕾,那是多麽幸福並值得感恩的事呐!我知道,相比起長期的飢餓,72小時沒有熱食顯得那麽地微不足道;只是提醒自己,每一個當下,都有值得感恩的人事物。回想碩士研究所的日子,淑婷也曾經有段時間,一直都是找熱熱的湯麵吃,或許她也有特殊的啓發點。牛肉湯,維也納一道非常地道的湯飲,正合我意。以牛肉、牛骨、香料、洋蔥、蘿蔔、馬鈴薯等,熬成湯底,配上麵條或米粉塊一起吃,簡單隨意。這道佳肴,在維也納吃了兩回,兩次都有不同的配搭及滋味。對於奧地利人,這只是主食之前的一道湯點而已;但對於食量不如洋人的我們,這道小餐點足以撐漲胃的空間。

Café Dommayer的路上,傾盆大雨。雙胞小侄女一路走一路扭計,一手拿著雨傘、一手托著小朋友,又心疼她們被雨淋受寒,哄、拖、抱,終于來到這間Trip Advisor推薦的餐館。但,行前卻來不及做功課,只知道這裡的最大吸引力是開放花園式的環境(無奈下雨,開不開放、花不花園也與我們無關),並不知道這餐廳以什麽招牌馳名。嫂嫂從一起上課的當地人得知,這裡有兩個必嘗地道甜點:SachertortePunschkrapfen。前者類似加入杏仁果醬的黑巧克力蛋糕。Punschkrapfen,一種地道的奧地利甜點,頗爲特別:一寸半的立方體,粉紅的糖衣外層,褐色的杏仁味蛋糕内層,淡淡的酒味,味道有點複雜。維基網資料顯示,這點甜點充分表現出奧地利人民特徵,粉色的外表、褐色的内裏、並且時常微醺。對於不哈甜食的我,並沒有特別喜歡這號甜點,但入鄉隨俗,淺品也不錯。

晚餐,步行到一家酒店附近的餐廳,餐牌上都是德文,有看沒有懂,老闆的英文也不甚靈光。光靠猜測及身體語言,我們也成功點餐,飽食一頓。這樣的狀況,讓我感同身受,了解到約15年前的母親,雖只諧中文,但也不膽怯地往教育局一趟又一趟的走動,期望我們能報讀較好的中學。後者為兒女前程,成就當然遠遠超越只為裹腹之慾啦!若無母親當時的奔波,或許這篇文章、這個部落格,也未能誕生,一切為因緣和合。

遺憾的是,未曾在維也納老字號的餐廳Café Landtmann進餐;還有那傳説中超大份量的豬肋骨,會不會與峇厘島烏布(Ubud)和紐西蘭皇后鎮(Queenstown)的豬排骨一樣好滋味呢?遺憾或許是前進的動力,展望未來!


我們下榻的酒店,與博物館毗鄰。

這就是所謂的餐桌擺設藝術,懂了嗎?

圖上:維也納傳統牛肉湯。
圖下:
Sachertorte(後面褐色的)和Punschkrapfen(前面粉色外皮的)

猜猜這東西怎麽用的?

誤打誤撞走入這家餐廳,全是德文的餐牌,點餐時需手腳並用。

Steva's的戶外開放花園式的餐桌。陽光底下用餐,寫意;強風來襲中進食,虐待。

維也納著名老字號餐館Cafe Landtmann

PS:維也納的蘋果清脆多汁,和紐西蘭的蘋果一樣,好甜啊!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